淺談都市樹木的價值 陳揚馨
來源網址:http://naturet.ngo.org.tw/issue/treevalue.htm
最近台北市發生了兩則與「移樹」有關的新聞,一則是兒童交通博物館改建成「客家文化主題公園」,卻以梯田、茶山等設計取代原有林相,大 幅移植園區200多棵樹的新聞;另一則為松山菸廠「釘子樹」老樟樹在移植之際,卻發生環保人士爬上老樟樹,以「抱樹」方式阻撓移樹作業的新聞。前者因目前 工程尚未發包,在環保人士、地方居民、媒體的關注下,移樹的數量仍在持續調整中,後者卻因老樟樹最終仍被移植,而讓該地成為光禿禿的平地,失去往日綠樹成 蔭、蟲鳴鳥叫的生機。這兩則新聞所引發的不單是「為什麼移樹」的問題,更重要是「樹木存在的價值」和「都市生態綠網規劃」雙重問題。
還記得這首童歌嗎?「樹呀,樹呀,我把你種下,不怕風吹和雨打,長了綠的葉,開了紅的花,鳥來做窩,猴子來爬,我也來玩耍!」數數 看,歌詞中共出現幾種生物?其實這首歌就是在描寫樹木創造的空間,可提供不同生物棲息之「生物多樣性」的「物種多樣性」價值;另外,看過日本動畫大師宮琦 駿電影「龍貓」的大小朋友,可否記得片中小主人翁和龍貓在雨中相遇的一幕:雨停後龍貓調皮地在樹下跳躍,導致樹梢的雨水瞬間如大雨滂沱般地落下!試想,若 沒有樹木的枝葉先遮擋雨水、樹根強而有力的抓緊土壤,雨滴就會像炸彈一般,侵蝕富含有機質、提供植物生長的表土,更可能會形成暴雨後的泥流、土石流等現 象,而電影「魔界」中,小哈比人坐在樹人肩頭上,不畏洪水反擊邪惡勢力的那一幕,其實就傳達出樹木在水土保持上的重要功能,不僅如此,樹木尚具有固碳、淨 化空氣、調節區域微氣候、園藝治療等功效。
而在水泥叢林的大都會中,綠樹和綠地面積的多寡,更是影響都市環境品質、都市熱島效應、都市競爭力的關鍵之一。依據內政部營建署 「都市計畫法」第四十五條規定:「公園、體育場所、綠地、廣場及兒童遊樂場,應依計畫人口密度及自然環境,作有系統之布置,除具有特殊情形外,其佔用土地 總面積不得少於全部計畫面積百分之十。」以台北市為例,「每人享有公園綠地面積」雖逐年成長(表一),但比例卻仍不到10%,因為日據時代所規劃的公園預 定地,往往被歷任政府改為建築用地,喪失市民和生物享有土地原有價值和功能的機會(註一),而這些成長的數據,乍看之下非常符合台北市所喊出的生態城市口 號,事實上對照這6年內發生在台北市的重大移樹事件:為興建捷運信義路段所移植的1800多棵行道樹、為建設巨蛋所移植之松山菸廠500多棵樹、為打造 2010年花卉博覽會所移植之新生公園和美術館的1168棵樹,相加起來台北市政府總共已移植了約3500棵樹,故我們不禁要問:移樹的必要性為何?樹木 移植後的存活率和生長狀況又如何?所以當台北市政府公布「每人享有公園綠地面積」時,請一併告訴市民「每人享有綠樹比例」,因為樹木所創造的環境品質和生 態價值遠高於草皮和灌木!故台北市都市發展局應儘快將「都市生態綠網」的概念納入都市計畫的範疇,畫出都市外圍和市區內既有綠地,配合行道樹、公園等的增 加和綠地面積的擴大,讓帶狀、點狀的綠色自然資源,從「生態跳島」形成「生態廊道」,最後交織成都市的生態綠網,此將有助降低生物移動時所遭遇的風險,提 高物種間基因交換的機會,對維護「生物多樣性」之「基因多樣性」具有重要的功能,亦可減緩都市熱島效應的惡化,增添城市自然之美,減輕地狹人綢帶給人們和 生物的壓迫感。

客家文化主題公園未來的發展,其實是反轉台北市近年破壞生態的契機,若台北市府客委會能變更設計,善用既有自然資源規劃園區,發揮客家先民敬拜天地、 山川、樹木等的精神,恰巧能呼應當前生物多樣性和永續發展的全球議題,繼而成為台北市邁向生態城市的分水嶺,期待市府客委會能給予客家文化主題公園和台北 市一個機會,利用生物多樣性、文化多樣性的結合,為台北市創造更多無形、有形的產值!
年底別 | 座數(座) | 面積(平方公尺) | 公園綠地占土地面積 | 每人享有 公園綠地面積 | ||
90年底 | 726 | 12,643,384 | 4.65 | 4.80 | ||
91年底 | 745 | 12,723,060 | 4.68 | 4.82 | ||
92年底 | 757 | 12,773,055 | 4.70 | 4.86 | ||
93年底 | 765 | 12,983,800 | 4.78 | 4.95 | ||
94年底 | 773 | 13,098,871 | 4.82 | 5.01 | ||
95年底 | 784 | 13,246,975 | 4.87 | 5.03 | ||
行政區別 | 座數(座) | 面積(平方公尺) | 排序 | (%) | 排序 | (平方公尺) |
松山區 | 46 | 1,049,567 | 3 | 11.30 | 6 | 5.01 |
信義區 | 80 | 542,430 | 7 | 4.84 | 10 | 2.34 |
大安區 | 63 | 583,378 | 6 | 5.13 | 11 | 1.86 |
中山區 | 96 | 1,729,545 | 2 | 12.64 | 2 | 7.88 |
中正區 | 24 | 813,711 | 4 | 10.70 | 5 | 5.13 |
大同區 | 28 | 183,088 | 9 | 3.22 | 12 | 1.44 |
萬華區 | 32 | 1,386,413 | 1 | 15.66 | 3 | 7.11 |
文山區 | 85 | 2,519,129 | 5 | 8.00 | 1 | 9.64 |
南港區 | 44 | 473,940 | 12 | 2.17 | 9 | 4.18 |
內湖區 | 89 | 1,213,223 | 8 | 3.84 | 8 | 4.58 |
士林區 | 81 | 1,375,568 | 11 | 2.21 | 7 | 4.77 |
北投區 | 116 | 1,376,983 | 10 | 2.42 | 4 | 5.52 |
0 意見:
張貼留言